辅助回路的供水规格

辅助冷却回路的供水系统为后门热交换器提供冷却水。 此供水系统包括管道、软管和连接热交换器所需的连接硬件。 本信息提供一些示例,说明为向热交换器提供安全的足够水源所需建立的辅助散热回路和运行特性。

主冷却回路将视为建筑物的冷却水来源或模块化冷却器装置。 不得将主冷却回路用作热交换器冷却剂的直接来源,原因如下:
  • 如果供水温度低于房间的露点,那么会出现冷凝现象,并且会导致门组件滴水。
  • 如果门、供水软管或回水软管出现泄漏,会流出大量水。

购买和安装创建辅助散热回路系统所需的组件时,您应负责使这些组件满足这种设计的要求。 有关软管和制冷剂分配单元供应商的信息,请参阅辅助冷却回路部件和维护信息

图 4 显示了典型的冷却解决方案,并标识了主冷却回路和辅助冷却回路的组件。

图 3 显示了装配设施解决方案的示例。 连接到辅助回路的热交换器实际数量取决于运行辅助回路的冷却分布装置的容量。

图 1 显示了现成的模块化冷却分布装置的示例。 连接到辅助回路的热交换器实际数量取决于运行辅助回路的冷却分布装置的容量。

图 2 显示了向一个或多个热交换器提供调节水的水冷却器装置的示例。 该水冷却器装置必须是一个封闭式系统(水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并且符合本文档中定义的所有材料、水质、水处理、水温和水流量规格。 可将水冷却器装置视为用于后门热交换器散热的建筑物冷却水来源的可接受替代方案。

图 1. 使用现成供应端解决方案的散热分布装置
此图展示现成供水解决方案。
图 2. 使用水冷却器单元提供调节水的制冷剂分配装置
此图展示使用水冷却器来提供调节水的冷却分配装置。
图 3. 使用装配设施解决方案的散热分布装置
此图展示水源来自冷却器的供水系统。
图 4. 主冷却回路和辅助冷却回路
此图展示辅助冷却回路的示例。

歧管和管道系统

接受泵体的大直径进水管的歧管是将水分流到各个热交换器所连接的较小直径管道或软管的首选方法。 歧管必须由与泵体和相关管道系统兼容的材料制成(请参阅辅助冷却回路用水规格)。 歧管必须提供足够的连接点,以允许连接数量匹配的供水和回水管线,并且歧管的额定容量必须与泵和回路热交换器(位于辅助散热回路和建筑物冷却水源之间)的额定容量相匹配。 固定所有歧管以提供必要的支撑,从而避免歧管在连接速连接头时发生移动。

歧管供水管大小

  • 凭借 100 千瓦的冷却分配装置,使用一根 50.8 毫米(2 英寸)的供水管向六根 19 毫米(0.75 英寸)供水管提供正确流量。
  • 凭借 120 千瓦的 CDU,使用一根 63.5 毫米(2.50 英寸)的供水管向八根 19 毫米(0.75 英寸)供水管提供正确流量。
  • 凭借 300 千瓦的 CDU,使用一根 88.9 毫米(3.50 英寸)的供水管向二十根 19 毫米(0.75 英寸)供水管提供正确流量。

在从歧管流出的每条供水线上使用节流阀可截断多循环回路的个别分支中的水流。 截流阀可在不影响回路中其他热交换器运行的情况下,对单个热交换器进行维护或更换。

在每条供水线上使用可调流量控制阀(称为循环设置器)可控制每个热交换器的流量并符合其规格。

在辅助回路中使用温度和流量测量(监视)设备可确保符合水规格且散热处于最佳状态。

使用循环设置器(如图 5图 6 所示进行放置)可调节从主歧管系统流到每个水循环的水流。

固定所有歧管和管道以提供必要的支撑,从而避免歧管在连接速连接头时发生移动。

图 5 显示了多水循环的布局。

图 5. 典型的中央歧管(位于多个水回路的中央位置)
此图展示用于多个热交换器的中央分配歧管。

图 6 显示了扩展歧管布局。

图 6. 典型加长歧管(沿机架间的过道铺设)
此图展示用于热交换器的过道连接的加长歧管。

软管以及与歧管和热交换器的连接

管道和软管的配置可以不同。 通过分析设施的需求,或者利用现场准备代表提供的这种分析,您可以确定最佳安装配置。

在硬管件(歧管和冷却分布装置)和热交换器之间供水和回水时需要使用软管,从而留出打开和关闭机架后门所需的活动量。

可用软管包括提供压降处于可接受范围的水和帮助防止某些缓蚀剂损耗的软管。 这些软管必须由使用过氧化氢处理过的三元乙丙橡胶 (EPDM)(非金属氧化物)制成,并且两端必须带有 Parker 流体连接器速连接头。 这些接头与热交换器接头兼容。 可用软管长度为 3 至 15 米(10 - 50 英尺),增量单位是 3 米(10 英尺)。 长度超过 15 米(50 英尺)的软管可能会在辅助循环中产生不可接受的压力损耗并减少水流量,从而降低热交换器的散热能力。

有关这些软管的供应商的信息,请参阅辅助冷却回路部件和维护信息。 在每个辅助回路中的歧管与热交换器之间,使用最小内径为 19 毫米(0.75 英寸)的坚固管道以及尽可能少的接头。

可以使用速连接头将软管连接到分布歧管。 必须使用速连接头来将软管连接到热交换器。 连接到热交换器的软管接头必须具有以下特性:
  • 接头必须用已钝化的 300-L 系列不锈钢或锌含量低于 30% 的黄铜制造。 接头大小为 19 毫米(0.75 英寸)。
  • 供水软管必须有一个 Parker(阳性)速连接头(部件号为 SH6-63-W)或同等产品。 回水软管必须有一个 Parker(阴性)速连接头(部件号为 SH6-62-W)或同等产品。
  • 在软管的另一端(歧管),使用类似的速连接头。 但是,如果要使用其他类型的连接器,请确保使用了有效的锁定装置,以防止在断开软管的连接时漏水。 断开连接时,接头处的漏水必须尽量少并且尽量减少进入系统的空气。 还可以通过使用带倒钩的配件和夹具将软管永久连接到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