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參與者連線

「參與者連線」機制可讓系統處理與遞送「社群管理員」與其各個參與者間的文件。連線含有每一個文件流程進行適當交換時所需的資訊, 包括 RosettaNet TPA 屬性、傳輸通訊協定、文件處理動作、閘道類型, 以及參與者閘道。社群管理員和它的某參與者之間必須有連線存在, 文件才能夠遞送。

系統會據社群管理員和參與者的 B2B 功能來自動建立他們之間的連線。 「社群主控台」之「B2B 功能」模組中的資料類型, 會決定每一條可用連線的功能。您可以根據中心社群的需求,來修改每一條連線的配置。

連線的元件

個別的連線都是由下列四個元件組成:

一旦系統建立連線後,這四個元件皆可修改, 以調整其遞送和處理功能。表 6 說明每一個元件。

表 6. 管理參與者元件
元件 說明

屬性

屬性是連線在各種文件處理和遞送功能方面所用的資訊,像是:驗證、加密檢查及重試次數。

為了讓連線的建立更有效率, 新連線的屬性會自動繼承「管理員」和「參與者」的 B2B 功能。

動作

動作是系統在處理特定文件時所用的一連串步驟。每一條連線通常由一或多個步驟組成, 包括:轉換、重複檢查、驗證或採「直接遞送」方式的遞送。您可以為每一條連線選取適當的動作。

閘道

每一條連線都含有一個來源和目標閘道。來源閘道含有起始文件流程之參與者的 URI 和傳輸資訊。像確認已收到和一般異常狀況等商業信號, 會經由來源閘道傳給起始的參與者。「驗證用戶端 IP」和「驗證用戶端 SSL 憑證」閘道選項即套用在來源閘道上。

目標閘道含有要接收文件流程之參與者的 URI 和傳輸資訊。

閘道類型

閘道類型是識別所交換之文件的本質。連線可含有多種閘道類型, 以便能將同一文件遞送到多個系統上並進行處理。您可以將單一連線多方用在正式作業、測試上, 或者遞送給同一組織中的多個系統,藉以提升連線的效率。

連線重複

系統會根據下列參數來唯一識別每一條 RosettaNet 連線, 藉以避免不慎出現連線重複的情況:

圖 1 所示的範例中, 系統不會啟動兩條採用相同來源參與者和屬性與相同目標參與者的連線 -- 即使目標參與者在其中一條連線使用 RosettaNet 通訊協定, 在另一條連線使用 RNSC 通訊協定。在此情況下, 必須先取消啟動內含目標 RosettaNet 通訊協定的連線, 系統才會容許使用另一條內含目標 RNSC 通訊協定的連線。

註:
EDI 文件可有其他相關聯的連線設定檔。配置給連線設定檔的值將用來作為連線的唯一識別, 即使所用的來源文件相同。
圖 1. 連線範例

搜尋連線

若要存取連線,您必須先找出它們。搜尋連線的方法有下列兩種:

執行基本的連線搜尋

請使用下列程序來執行基本的連線搜尋。當選取「來源」和「目標」時,請注意下列準則:

執行進階的連線搜尋

請使用下列程序來處理進階的連線搜尋。當選取「來源」和「目標」時,請注意下列準則:

變更連線配置

若要變更連線的配置,請使用下列程序。

  1. 按一下帳戶管理 > 參與者連線。「主控台」會顯示「管理連線」視窗。
  2. 執行基本的連線搜尋(請參閱執行基本的連線搜尋)或進階的連線搜尋(執行進階的連線搜尋)。
  3. 請參閱適當的章節:

變更參與者屬性值

若要變更參與者的屬性值,請使用下列程序。

  1. 按一下來源或目標參與者的屬性
  2. 如果屬性的變更會套用在連線的所有相關閘道類型上, 請在範圍下拉清單中選取連線, 否則,請選取要套用變更的閘道類型。
  3. 按一下「展開」圖示,將節點展開至您要變更其屬性值的文件流程定義。
  4. 依照需要來更新屬性值。
  5. 按一下儲存

選取新動作

若要選取新動作,請使用下列程序。

  1. 按一下動作
  2. 從下拉清單中選取新的動作。
  3. 按一下儲存

選取新轉換對映

若要選取新轉換對映,請使用下列程序。

  1. 按一下動作
  2. 從下拉清單中選取新轉換對映。
  3. 按一下儲存

變更來源或目標閘道

若要變更來源或目標閘道,請使用下列程序。

  1. 按一下閘道
  2. 從下拉清單中選取來源或目標閘道。
  3. 按一下儲存

停用或取消啟動連線

若要停用連線,請按一下已啟用直欄中的「取消啟動」。這時連線的顯示顏色會變成紅色, 表示連線已停用。若要重新啟用連線,請按一下「刪除」圖示。

若要取消啟動連線,請按一下「刪除」圖示。這時連線的顯示顏色會變成灰色,且圖示消失。若要重新啟用連線, 請按一下啟動

以 EDI 文件來說, 同一參與者可套用多條連線。不同的連線是以連線設定檔來加以區分。當刪除連線和相關聯的連線設定檔時, 會將該連線從系統中刪除。只有沒有相關聯連線設定檔之基本層次的連線,才能取消啟動。如需連線設定檔的相關資訊, 請參閱中心配置手冊

Copyright IBM Corp. 2003,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