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蹼

本節說明您在安裝 WebSphere Partner Gateway 及其必備軟體之前要考量的一些拓蹼(部署配置)。您應該根據 「環境規劃」一節中所述的各種因素, 來選擇應使用的拓蹼。在此章節中說明的拓蹼有合併式拓蹼、分割式拓蹼及分散式拓蹼。

在分割和分散式拓樸中, 您必須確定所有機器上之共用的共通資料夾皆使用相同的裝載點和目錄結構。舉例來說,假設「資料庫載入器」、 「接收端」和「主控台」安裝在機器 A 上,而「文件管理程式」安裝在機器 B 上。 在此情況下,必須在機器 A 上建立對映磁碟機(例如 Y:)。 當系統提示使用者提供共用的共通資料夾時,使用者必須提供這個對映磁碟機。在機器 B(以及要安裝「文件管理程式」實例的所有後續的機器)上, 將必須建立相同的對映 (Y:),並指向共用的共通資料夾。

合併式拓蹼

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拓蹼形式。它是由執行 WebSphere Partner Gateway 三個元件(「接收端」、「社群主控台」和「文件管理程式」)的單一伺服器組成。您也可以將 WebSphere MQ 和 RDBMS 放在該伺服器上,不過這些產品其實應該在個別的專用伺服器上。

分割式拓蹼

分割式拓蹼是由包含「接收端」和「社群主控台」元件的前端系統伺服器以及包含「文件管理程式」元件的後端系統伺服器所組成。此拓蹼是小型正式作業環境的低階拓蹼, 可使軟體投資的效用達到最大。 請注意,WebSphere MQ 和 RDBMS 可位於任何位置,包括在這些伺服器上。 較佳的實作方式是將它們置於專用伺服器上。

在分割式拓蹼中, WebSphere Partner Gateway 三個元件的所有實例都必須與相同的共用檔案系統通訊。若高磁碟區或高可用性不是考量重點,則在後端系統伺服器上裝載儲存體是一個成本不高的解決方案。 基於效能和安全性考量,後端系統解決方案比前端系統儲存體為佳。使用此解決方案時, 前端系統伺服器可使用 NFS 連線或同等的檔案共用解決方案, 與後端系統伺服器共用檔案。

註:
在分割式拓蹼部署中的所有機器的系統時間應該儘量同步。 當接收到訊息時,發生在接收端主機的事件會以接收端機器的時間戳記加以記載。 與處理相同訊息時有關的其他事件可能發生在文件管理程式機器上, 這些將以文件管理程式機器上的時間戳記加以記載。 由於完美的時間同步是不可能達到的,但了解此事實有助於說明在主控台檢視日誌記錄時所會看到的明顯序列化變異。

分散式拓蹼

若您有大型安裝,但想要一個可調整性高及備用性高的環境時,那麼也許您可以建立一個分散式拓蹼。 此拓蹼是由 WebSphere Partner Gateway 各個元件(「接收端」、「社群主控台」 及「文件管理程式」) 的一或多個專用伺服器組成。例如, 您可以有這樣的環境:需要兩個「接收端」伺服器作為備用、四個「社群主控台」 伺服器來支援大量「社群主控台」使用者,和六個「文件管理程式」來進行文件處理。您可以對於需要應付較高層次文件處理(文件管理程式)、使用者(社群主控台)或連線(接收端)的元件新增其他的伺服器來調整此拓蹼。

在分散式拓蹼中,外部 NAS 裝置是共用儲存體的理想解決方案。 這將給予環境一個高效能備用儲存裝置, 並且它獨立於任何其他伺服器之外。所有伺服器都可以對外部裝置建立 NFS 連線,或同等的檔案共用解決方案。RDBMS 和 WebSphere MQ 應位於專用伺服器上; 其資料儲存體不一定要在 NAS 裝置上。

最佳作法設計

一旦您決定採用一種拓蹼,就應該考慮如何實作此拓蹼,以提供備用和災難回復功能。 我們建議採用 Pod 式設計。 在此設計中,您有一個主要生產 pod。這個 Pod 包含要處理生產負載所需的所有 WebSphere Partner Gateway 元件。有一個次要生產 pod,它也可以處理生產負載,還有一個負載平衡器可在兩者之間切換。 次要生產 pod 提供備用功能。圖 1 顯示如何實作兩個 pod。

圖 1. Pod 式拓蹼
Pod 式拓蹼圖。本概念將在含括的段落中詳述。

能夠處理生產負載的另一個 pod 可設置在災難回復網站。 這三個 pod 的前端系統元件應該都相同。不過,災難回復 pod 的後端系統元件必須與生產元件分開。 因此,需要個別的資料庫伺服器、WebSphere MQ Server 和共用檔案系統。您必須在生產和災難回復後端系統元件之間實作某種資料同步處理形式。WebSphere Partner Gateway 一次僅支援單一作用中正式作業環境。 您也可以新增一個測試 pod 作為最小實作方式,例如合併式拓蹼。

Copyright IBM Corp. 2003,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