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phere WebSphere Enterprise Service Bus V6.0.1 操作系统: AIX, HP-UX, Linux, Solaris, Windows

使用事件

Java 对象被用作公共基本事件规范的表示。

Common Event Infrastructure 将事件表示为 Java 对象。具体而言,每个事件都是实施 org.eclipse.hyades.logging.events.cbe.CommonBaseEvent 接口的类的实例,它是公共基本事件规范的 Java 表示。org.eclipse.hyades.logging.events.cbe 包是基于 Eclipse 的 Hyades 环境的一部分,此环境是一组用于测试、跟踪和监视的标准和开放式源代码工具。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www.eclipse.org/hyades/

典型的事件生命周期如下:

  1. 为了发送事件,事件源创建 CommonBaseEvent 的新实例,为其填充属性数据,然后将它提交到发射器。
  2. 发射器可选择使用内容完成机制(如果实现的话)以使用所需的属性数据填充事件。随后,发射器对事件进行验证并根据当前配置的过滤条件检查它。如果事件有效并符合过滤条件,发射器将它发送到事件服务器。有关发射器处理的事件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发送事件
  3. 如果启用了持久性,事件服务器将事件存储在持久数据存储中。
  4. 如果启用了发布,事件服务器将事件发布到一个或多个 Java 消息传递服务(JMS)目标。预订这些目标的事件使用者随后会接收到新事件通知。接着,事件使用者使用通知辅助控件将接收到的 JMS 消息转换回 CommonBaseEvent 实例。

    事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提交查询从数据存储检索事件。使用者通常使用查询界面来检索历史事件(尤其是在启动处理过程中)。

    接收到事件后,事件使用者将读取事件属性数据并处理事件。

  5. 当不再需要事件时,即可从数据存储中清除它。
公共基本事件规范以 XML 模式定义语言为基础,它定义了两种事件属性数据:

CommonBaseEvent 接口为每个属性定义了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而 helper 方法则可以简化复合属性的创建。在将事件提交给发射器之前,事件源使用 setter 方法(或 helper 方法)为事件填充属性数据;事件使用者使用 getter 方法从接收到的事件中检索属性数据。

有关 XML 模式规范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http://www.w3.org/XML/Schema


概念主题

使用条款 | 评价此页

Timestamp icon上次更新时间: 3 Mar 2006
http://publib.boulder.ibm.com/infocenter/dmndhelp/v6rxmx/index.jsp?topic=/com.ibm.websphere.wesb.doc.nl1_6.0.1\doc\ccei_admin_events.html

(C)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05,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信息中心基于 Eclipse 技术。(http://www.eclip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