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phere WebSphere Enterprise Service Bus, Version 6.0.1 作業系統: AIX, HP-UX, Linux, Solaris, Windows

透過指令行來建立 WesbSphere MQ 鏈結

請使用這個指令來建立 Cell 中新的 WebSphere MQ 鏈結。

開始之前

在這個主題中說明的指令,是使用 wsadmin Scripting 用戶端AdminTask 物件來執行。

這些指令行 Script 會從 Qshell 執行。如果需要詳細資訊,請參閱「配置 Qshell 以執行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Script」主題。

每個服務整合技術指令都有指令行說明:
  • 如果需要所有可用服務整合技術指令的清單,以及每個指令的簡要說明,請輸入下列指令:
    wsadmin> $AdminTask help SIBAdminCommands
  • 如果需要某給定指令的詳細說明,請輸入下列指令:
    wsadmin> $AdminTask help command_name

如果需要指令內容的其他詳細資料,請參閱相關的參照主題。

用途

這個指令會建立指定服務整合匯流排的新 WebSphere MQ 鏈結。WebSphere MQ 鏈結會將傳訊引擎當作佇列管理程式連接到 WebSphere MQ,因而會提供服務整合匯流排和 WebSphere MQ 網路之間的撟接。

指令名稱
createSIBMQLink
目標
無。
結果
WebSphere MQ 鏈結物件。

如果要儲存指令所進行的變更,請呼叫 AdminConfig 物件上的 "save" 指令。

必要的參數

-bus busname
您要建立其 WebSphere MQ 鏈結之服務整合匯流排的名稱。您可以使用 listSIBuses 指令來列出現有匯流排的名稱。
-messagingEngine name
您要建立其 WebSphere MQ 鏈結之傳訊引擎的名稱。WebSphere MQ 鏈結會將傳訊引擎當作佇列管理程式連接到 WebSphere MQ,因而會提供服務整合匯流排和 WebSphere MQ 網路之間的撟接。
-name MQlinkname
您要用來識別 WebSphere MQ 鏈結的名稱。
-foreignBusName busname
用來定義 WebSphere MQ 鏈結之 WebSphere MQ 網路的外部匯流排名稱。您可以使用 listSIBForeignBuses 指令來列出現有外部匯流排的名稱。
-queueManagerName name
關聯於傳訊引擎的虛擬佇列管理程式名稱,遠端 WebSphere MQ 網路利用它來識別傳訊引擎。

佇列管理程式名稱必須符合 WebSphere MQ 命名慣例;例如,該名稱最多 48 個字元。

-senderChannelTransportChain OutboundBasicMQLink | OutboundSecureMQLink
將訊息傳至閘道佇列管理程式之傳送端通道的名稱。傳送端通道會與閘道佇列管理程式中的 WebSphere MQ 接收端通道通訊,且會將服務整合匯流排訊息轉換成 MQ 格式訊息。

條件式參數

無。

選用參數

WebSphere MQ 鏈結配置參數:
-description text
用來進行管理的匯流排選用說明。
-batchSize integer
在檢查點作業之前,通道所能傳送的訊息數目上限。

批次大小不會影響這個鏈結的傳送端和接收端通道轉送訊息的方式;訊息一律是個別轉送,但會以批次的方式來確定或取消。

如果要瞭解選擇批次大小數目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中的「批次大小」(BATCHSZ) 內容的說明。

預設值 50
範圍 1 至 9999
-maxMsgSize integer
WebSphere MQ 鏈結的任何通道中所能傳送的訊息長度上限(位元組)。這用來比較夥伴的值,實際使用的上限是兩值中的較低者。

如果要瞭解選擇訊息大小數目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中的「訊息長度上限」(MAXMSGL) 內容的說明。

預設值 4194304 位元組 (4MB)
範圍 0 到 4194304

0 表示使用目標佇列管理程式會接受的最大值。

-heartBeat integer
當傳輸佇列中沒有訊息時,從傳送端通道中,通過 WebSphere MQ 鏈結來傳遞活動訊號流程的間隔時間(秒)。

活動訊號可讓傳送端通道在正要確定訊息批次之前,確認 WebSphere MQ 中的接收端通道仍在作用中。

如果要瞭解選擇這個內容數目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

預設值 300 秒
範圍 0 至 999999
-sequenceWrap long
重新從 1 開始折返的訊息序號值。

這是訊息重新從 1 開始之前,訊息序號所能到達的號碼上限。

如果要瞭解選擇這個內容數目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

預設值 999999999
範圍 1 至 999999999

如果要瞭解選擇這個內容數目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中的「序號折返」(SEQWRAP) 內容的說明。

-nonPersistentMessageSpeed Fast | Normal
這個 WebSphere MQ 鏈結的通道中之非持續性訊息的服務類別。
預設值 快速
範圍
快速
如果傳輸失敗,或訊息在傳輸時通道停止,可能會失去非持續性訊息。
一般
如果傳輸失敗,或訊息在傳輸時通道停止,不會失去非持續性訊息。
-adoptable True | False
如果重新啟動或在另一部機器中使用原始代管傳訊引擎,另一個傳訊引擎能不能採用這個 WebSphere MQ 鏈結。

如果您將這個選項設為 True, 當通訊失敗而鏈結尚未偵測到失敗狀況時,WebSphere MQ 傳送端通道可能會重新建立這個 WebSphere MQ 鏈結的連線。

預設值 True
-initialState Started | Stopped
第一次啟動代管傳訊引擎時,啟動或停止 WebSphere MQ 鏈結。在啟動之前,無法使用 WebSphere MQ 鏈結。
預設值 已啟動
範圍
已停止
當啟動相關的傳訊引擎時,WebSphere MQ 鏈結在已停止的狀態中,無法與 WebSphere MQ 網路進行通訊。
已啟動
當啟動相關的傳訊引擎時,會自動啟動 WebSphere MQ 鏈結,且會啟用它來進行 WebSphere MQ 網路通訊。
WebSphere MQ 鏈結傳送端通道參數:
-senderChannelName name
將訊息傳到閘道佇列管理程式的傳送端通道。傳送端通道會與閘道佇列管理程式的 WebSphere MQ 接收端通道通訊,且會將服務整合匯流排訊息轉換成 MQ 格式訊息。

這個名稱必須和 WebSphere MQ 上的接收端通道名稱相同。

如果要瞭解選擇通道名稱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中的「通道名稱」(CHANNEL) 內容的說明。

-hostName name
用來連接 WebSphere MQ 網路的閘道佇列管理程式的主機名稱或 TCP/IP IP 位址。

請輸入執行閘道佇列管理程式之主機的主機名稱或 IP 位址。

如果這個欄位空白,就會假設閘道佇列管理程式是在 WebSphere MQ 鏈結定義其中之傳訊引擎的相同主機中執行。

-port integer
閘道佇列管理程式用來接聽 WebSphere MQ 鏈結的 TCP/IP 埠號。
預設值 1414
範圍 0 到 2147483647
-discInterval integer
在傳送批次訊息之後,傳送端通道在傳輸佇列等待新訊息到達的時間(秒)。在這個間隔之後,通道會切斷連線,這時必須手動或經由觸發來重新啟動。

預設值是合理的間隔。 請只在您瞭解效能方面的影響且沿著通道向下傳輸資料必須有不同的需求值時,才變更這個值。

指定的斷線間隔值會影響效能。 如果這個值很低(幾秒),可能會不斷啟動通道而造成過度的額外負荷。 如果這個值很高(超出 1 小時),可能會不必要地阻礙了系統資源。

如果通道只要在有訊息需要傳輸時才進入作用中,您應該將斷線間隔設成非常低的值。請注意,預設值很高,因此,不建議非常需要這個控制層次的通道採用預設值。由於接收端通道不容易岔斷,因此,最經濟的選項是使通道依工作量需求而自動斷線和重新連線。大部分通道都可以採用探索方式來建立適當的斷線間隔設定。

預設值 900 秒
範圍 0 至 999999

0(零)的值表示絕不切斷連線;通道會無限期地等待訊息。

-shortRetryCount long
在通訊或夥伴失敗之後,傳送端通道試圖重新啟動的次數上限。如果剩餘重試計數到了零,通道仍未重新啟動,便呼叫長的重試機制。
預設值 10
範圍 0 至 999999999
-shortRetryInterval integer
在通訊或夥伴失敗之後,傳送端通道嘗試重新啟動的間隔秒數。

如果要瞭解搭配 WebSphere MQ 來使用重試機制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

預設值 60 秒
範圍 0 至 999999
-longRetryCount long
在短重試機制無法從通訊或夥伴失敗回復之後,傳送端通道試圖重新啟動的次數上限。如果剩餘重試計數到了零,通道仍未重新啟動,便記載一則錯誤和停止通道。

如果要瞭解搭配 WebSphere MQ 來使用重試機制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

預設值 999999999
範圍 0 至 999999999
-longRetryInterval long
在短重試機制無法從通訊或夥伴失敗回復之後,傳送端通道嘗試重新啟動的間隔秒數。

如果要瞭解搭配 WebSphere MQ 來使用重試機制的注意事項,請參閱 WebSphere MQ 交互通訊一書。

預設值 1200 秒
範圍 0 至 999999
-senderChannelInitialState Started | Stopped
當第一次啟動相關聯的 WebSphere MQ 鏈結時,啟動或停止傳送端通道。在啟動之前,通道無法使用。
預設值 已啟動
範圍
已停止
當啟動相關的傳訊引擎時,WebSphere MQ 鏈結在已停止的狀態中,無法與 WebSphere MQ 網路進行通訊。
已啟動
當啟動相關的傳訊引擎時,會自動啟動 WebSphere MQ 鏈結,且會啟用它來進行 WebSphere MQ 網路通訊。
WebSphere MQ 鏈結接收端通道參數:
-receiverChannelName name
用來將訊息從 WebSphere MQ 接收到匯流排的 WebSphere MQ 鏈結接收端通道的名稱。

這個名稱必須和 WebSphere MQ 上的傳送端通道名稱相同。

-inboundNonPersistentReliability BEST_EFFORT | EXPRESS | RELIABLE
從 WebSphere MQ 中通過這個 WebSphere MQ 鏈結送出的非持續性訊息流程的可接受之訊息遞送可靠性,從「最大努力」到「可靠」,依可靠性遞增。

這個可靠性遞送選項指派給透過這個接收端通道來傳送的所有 WebSphere MQ 非持續性訊息。

預設值 可靠
範圍
最大努力
當傳訊引擎停止或失敗時,會捨棄訊息。訊息也可能因為用來傳送訊息的連線無法使用及系統資源受到限制而遭到捨棄。
快速
當傳訊引擎停止或失敗時,會捨棄訊息。訊息也可能因為用來傳送訊息的連線無法使用而遭到捨棄。
可靠
當傳訊引擎停止或失敗時,會捨棄訊息。
-inboundPersistentReliability Reliable | Assured
從 WebSphere MQ 中通過這個 WebSphere MQ 鏈結送出的入埠持續性訊息流程的可接受之訊息遞送可靠性,從「可靠」到「確定」,依可靠性遞增。
預設值 確定
範圍
可靠
當傳訊引擎失敗時,可能會捨棄訊息。
確定
不捨棄訊息。
-receiverChannelInitialState Started | Stopped
第一次啟動相關聯的 WebSphere MQ 鏈結時,啟動或停止接收端通道。在啟動之前,通道無法使用。
預設值 已啟動
範圍
已停止
當啟動相關的傳訊引擎時,WebSphere MQ 鏈結在已停止的狀態中,無法與 WebSphere MQ 網路進行通訊。
已啟動
當啟動相關的傳訊引擎時,會自動啟動 WebSphere MQ 鏈結,且會啟用它來進行 WebSphere MQ 網路通訊。

範例

wsadmin>$AdminTask createSIBMQLink {-bus SCA.SYSTEM.IBM-AA8DA602255Cell01.Bus -messagingEngine IBM-AA8DA602255Node01.server1-SCA.SYSTEM.IBM-AA8DA602255Cell01.Bus -name myMQLink2
 -foreignBusName MQNetwork2 -queueManagerName MQMgrIPL -senderChannelTransportChain OutboundBasicMQLink}
myMQLink2(cells/IBM-AA8DA602255Cell01/nodes/IBM-AA8DA602255Node01/servers/server1|sib-engines.xml#SIBMQLink_1132607756126)
wsadmin>
相關概念
離埠傳輸選項
相關參考
WebSphere MQ 鏈結設定

Reference topic

使用條款 | 此頁的評等

時間戳記前次更新: 5 Mar 2006
http://publib.boulder.ibm.com/infocenter/dmndhelp/v6rxmx/index.jsp?topic=/com.ibm.websphere.wesb.doc.nl1_6.0.1\ref\rjj_mqlink_create.html

(C)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本資訊中心採用 Eclipse 技術。(http://www.eclip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