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系統元件

備份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是系統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 發生系統失敗事件時,標準備份程序較易於讓環境還原。 備份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也很重要,因為硬體或軟體失效, 可能會讓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及整合型應用程式之間的資料發生不一致狀態。

本節包含下列主題:

"備份排程規劃"

"元件備份"

備份排程規劃

規劃及執行定期排定備份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的程序。 執行備份的頻率愈頻繁,發生資料流失事件時所必須回復的資料就愈少。 規劃備份排程時,請記住本節中的相關資訊。

在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中,應備份兩種類型的資料:靜態資料及動態資料。

請將備份排程規劃在系統環境處於靜止狀態,或處於事件處理量最小的狀態時執行。 當下列所有狀況都存在時,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是處於靜止狀態:

元件備份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環境的不同元件需要不同的備份程序。 本節中說明下列主題:

"關係表格備份"

"儲存庫備份"

"系統安裝檔案備份"

"協同作業類別檔備份"

"保存表格備份"

注意:
備份 IBM WebSphere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元件時,請勿備份 WebSphere MQ 佇列。 WebSphere MQ 佇列代表系統中正在處理的交易,這些交易是動態的,因此絕對不要備份它們。 相反地,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建議在失效接手範例情況中鏡映 WebSphere MQ 佇列。

關係表格備份

關係表格的備份是利用這些表格所在的資料庫標準備份公用程式。 排程此備份以符合對應的應用程式備份。 若您在不同的時間備份應用程式,請在每一次備份應用程式時備份關係表格。 在關係資料庫中,通常有靜態關係表格。 雖然此資料是靜態的,還是建議您一起備份所有關係表格。 備份關係表格時,請確定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是處於靜止狀態。 如需讓系統進入靜止狀態的相關資訊,請參閱"關閉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建議鏡映關係資料庫日誌以協助回復。 若不考慮硬體/軟體成本,也可以鏡映關係執行時期資料。

某一關係的關係表格集是密切關聯的,所以請同時備份所有表格。

在這些表格所在的 DBMS (資料庫管理系統) 中,使用標準備份公用程式來備份關係資訊。

註:
若要避免資料流失,請在執行表格反映的應用程式備份時,同時執行關係備份。

儲存庫備份

儲存庫表格的備份是利用 repos_copy 指令。如需此指令的相關資訊, 請參閱"使用 repos_copy"。每當修改儲存庫, 以及在執行重新安裝或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軟體升級之前與之後,請備份儲存庫。 在備份儲存庫時,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不必處於靜止狀態。

備份儲存庫所使用的方法,需視資料庫是否已分割而定。

分割的資料庫備份

若資料庫已分割,就可以在 DBMS 中使用標準資料庫備份公用程式來備份「儲存庫」、「事件管理」及「交易資料庫」。

註:
建議鏡映「儲存庫」、「事件管理」及「交易」資料庫日誌,以協助回復。

未分割的 (單一) 資料庫備份

若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資料庫未分割,這表示它們都內含於單一資料庫中,而不應屬於一般資料庫備份常式的一部份。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資料庫含有暫時資料,此資料的回復會造成系統發生不一致情形。 相反地,請使用 repos_copy 公用程式,備份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儲存庫中的物件。

系統安裝檔案備份

在下列階段中,請備份系統安裝檔案:

協同作業類別檔備份

備份協同作業類別檔與其他非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檔案。協調儲存庫備份與協同作業類別檔備份。

保存表格備份

部份應用程式具有保存表格。使用表格所在資料庫的標準資料庫公用程式來備份保存表格。 保存表格是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的一部份,但通常位於應用程式的資料庫中。 請定期備份保存表格。保存表格中的資料代表從應用程式傳送至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系統的所有事件。 這些事件可以用來「重新同步化」應用程式及 InterChange Server Express 交互參照表。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維護事件保存檔"

Copyright IBM Corp.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