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 Solaris HP-UX Linux Windows][z/OS]

TCModuleInstanceStatsCache

這個日誌檔說明交易類別模組實例快取。

位置

依預設,這個檔案位於 log_root/visualization 目錄中。 您可以配置視覺化資料服務日誌檔的位置。

使用注意事項

  • tcmodname:交易類別模組實例名稱。
  • gwid:閘道 ID。
  • j2eemodname:Java™ EE 模組名稱。
  • dtname:部署目標名稱。
  • scname:服務原則名稱。
  • appname:應用程式名稱。
  • tcname:交易類別名稱。
  • server:伺服器名稱。
  • node:節點名稱。
  • nodegroup:節點群組名 Cell:Cell 名稱。
  • proxy:提交統計資料的 ARFM 閘道所在的 Proxy 或隨需應變路由器 (ODR) 的名稱。如果通訊協定是 HTTP 或 SIP,便適用。
  • proxycell:Proxy 或 ODR 所在的 Cell。
  • proxynode:Proxy 或 ODR 所在的節點。
  • proxyserver:提交統計資料的 ARFM 閘道所在的伺服器名稱。如果通訊協定是 JMS 或 IIOP,便適用。
  • protocol:這些統計資料所屬之要求的通訊協定系列;HTTP、IIOP、JMS 和 SIP。
  • arrivals:無有意義的值。
  • respOutTime:因服務逾時而在報告間隔期間完成的要求,其要求回應時間的總和(毫秒)。 除以 serviced 可以計算平均回應時間。 計算服務時間和佇列時間的總和。 不過,度量不包括要求到達 ARFM 閘道佇列之前所花的時間。
  • serviceOutTime:因服務逾時而在報告間隔期間完成的要求,其要求服務時間的總和(毫秒)。 除以 serviced 可以計算平均服務時間。
  • numTimedOut:因服務逾時而在報告間隔期間完成的要求數。
  • numErrored:在報告間隔期間完成,但出現錯誤指示器的要求數。
  • firstErrorTime:第一個錯誤回應的時間(如果有的話),否則為 0。
  • lastErrorTime:最後一個錯誤回應的時間(如果有的話),否則為 0。
  • lastTimeoutTime:最後一個逾時回應的時間(如果有的話),否則為 0。
  • currentLen:無有意義的值。
  • lengthInt:無有意義的值。
  • executingInt:在報告間隔內的毫秒數,乘以間隔開始時在執行中的要求數,而得出的整數。
  • execution:交點整數,單位為毫秒數 * 要求數。
  • departs:分派給伺服器的要求數。
  • dropped:無有意義的值。
  • waittm:在間隔中,所有要求在佇列中的總等待時間。
  • resptm:在間隔中,所有要求的總回應時間。
  • servicetm:在間隔中,所有要求的總服務時間。 serviced:處理的要求數。
  • begintm:間隔的開始時間。
  • endtm:間隔的結束時間。
  • qlen:在間隔中,佇列的總長度。
  • abvgoal:在報告的間隔期間傳回,且回應時間超出其服務類別臨界值的要求數。
  • workFactors:從 ARFM 閘道分派要求之後,每個要求預估消耗的工作量(MCycles/秒)。
  • dlgRtmRefusals:指定佇列許可遭到拒絕的對話重新傳輸數。
  • dlgRtmAdmissions:指定獲佇列許可的對話重新傳輸數。
  • dlg1stRefusals:指定佇列許可遭到拒絕而未重新傳輸的對話起始訊息數。
  • dlg1stAdmissions:指定獲佇列許可而未重新傳輸的對話起始訊息數。

指出主題類型的圖示 參照主題



時間戳記圖示 前次更新: last_date
http://www14.software.ibm.com/webapp/wsbroker/redirect?version=cord&product=was-nd-mp&topic=rwve_visdatatcmodulestats
檔名:rwve_visdatatcmodulesta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