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Node 命令

removeNode 命令将节点从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Network Deployment 分布式管理单元返回到独立应用程序服务器安装。

removeNode 命令仅从单元中移除特定于节点的配置。此命令不卸载由于运行 addNode 命令而安装的任何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随后可以部署到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Network Deployment 单元中的其他服务器上。因此,在 removeNode 命令之后运行的带有 -includeapps 选项的 addNode 命令不将应用程序移入该单元,因为这些应用程序从第一个 addNode 命令开始就存在。 在节点上添加的结果应用程序服务器不包含任何应用程序。要处理此情况,请添加节点并使用 Deployment Manager 管理应用程序。将节点合并到单元之后,请将应用程序添加到该节点上的服务器。

最佳实践 最佳实践: 如果在功能部件包环境中修改了应用程序,请在移除节点之后卸载该应用程序,然后再将它重新安装到基本配置中。此过程可确保在移除为功能部件包配置的节点时不会丢失您所作的更改。如果未修改应用程序,那么不需要执行任何操作。bprac
运行 removeNode 命令将完成以下操作和系统条件:
  • 操作
    • 停止节点中所有正在运行的服务器进程,其中包括 Node Agent 进程
    • 通过将命令发送到 Deployment Manager,从单元库中移除节点配置文档
    • 将添加节点以及初始安装应用程序时存在的原始应用程序服务器单元配置复制到活动配置
  • 系统条件
    • EAR 文件仍然在 Deployment Manager 上存在。
    • 安装的应用程序仍然在 Deployment Manager 上存在。
    • 不会将联合节点之后所作的更改复原到基本节点。
    • 您具备联合之前就已存在的旧的基本节点。联合后,您仍然使该节点的原始配置、服务器和原始应用程序保留其原来的状态。
    • 再次联合时,将覆盖 Deployment Manager 上的任何更新。
切记:
  • 从单元中移除节点之后,该节点将具有与节点添加到单元之前相同的应用程序。将不包含联合之后执行的任何更改。
  • removeNode 命令将节点从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Network Deployment 分布式管理单元返回到独立应用程序服务器安装。
必须具备以下特权或权限才能使用 removeNode 命令:
  • [AIX Solaris HP-UX Linux Windows][z/OS]必须具有管理员特权才能使用 removeNode 功能。
  • [IBM i]用户概要文件必须具有 *ALLOBJ 权限或者必须具有 removeNode Qshell 脚本的读取和执行权限。

根据您从此单元移除的新节点的大小和位置,此命令可花几分钟时间完成。

移除在创建单元概要文件期间联合的节点

单元概要文件创建期间构建的应用程序服务器节点没有原始配置。 因此,removeNode 命令无法将此节点恢复到可用的基本配置。如果您在创建单元概要文件期间创建的节点上使用 removeNode 命令,那么该命令将指示节点移除实用程序无法移除该节点,且无法将该节点恢复到基本配置。

[AIX Solaris HP-UX Linux Windows][IBM i]要成功移除在创建单元概要文件期间联合的节点,请使用 manageprofiles 命令来移除该节点的概要文件。在删除了该节点的概要文件后,将在 Deployment Manager 上使用 cleanupNode 命令从单元存储库中移除该节点配置。可通过使用Profile Management Toolmanageprofiles 命令创建新的概要文件。

[z/OS]要成功移除在创建单元概要文件期间联合的节点,请使用Profile Management Tool来删除该节点的概要文件。在删除了该节点的概要文件后,将在 Deployment Manager 上使用 cleanupNode 命令从单元存储库中移除该节点配置。可使用Profile Management Tool创建新的概要文件。

语法

请参阅以下 removeNode 命令语法:
removeNode [options]
以下所有参数均为可选。

参数

以下选项可用于 removeNode 命令:

-force
无论您是否可到达单元库清除的 Deployment Manager,都要清除本地节点配置。使用 -force 参数后,您可能需要在 Deployment Manager 上使用 cleanupNode 命令。
-logfile <fileName>
指定写入跟踪信息的日志文件的位置。缺省情况下,日志文件名为 removeNode.log,并在所移除节点的概要文件的 logs 目录中创建。
-password <password>
指定启用安全性时认证的密码。
[AIX Solaris HP-UX Linux Windows][IBM i]-profileName
[AIX Solaris HP-UX Linux Windows][IBM i]在多概要文件安装中定义应用程序服务器进程的概要文件。在单概要文件环境中运行不需要 -profileName 选项。此选项的缺省值为缺省概要文件。
-quiet
阻止 removeNode 命令以正常方式打印的进度信息。
-replacelog
替换日志文件,而不是附加到当前日志文件。
-statusport <portNumber>
一个可选参数,允许管理员设置服务器状态回调的端口号。该工具打开此端口并等待服务器在完全停止前返回的状态回调。如果未设置此参数,那么将自动分配一个未使用的端口。
-trace
将跟踪信息生成文件以用于调试。
-user <name>
指定启用安全性时认证的用户名。等同于 -username 选项。
-username <name>
指定启用安全性时认证的用户名。等同于 -user 选项。
-help
显示用法说明。
-?
显示用法说明。

使用方案

以下示例说明了正确的语法:

removeNode -quiet
[AIX][HP-UX][Linux][Solaris]
removeNode.sh -trace (produces the removeNode.log file)
[Windows][z/OS]
removeNode -trace (produces the removeNode.log file)
[IBM i]
removeNode -profileName mynode 
removeNode -trace (produces the removeNode.log file)

指示主题类型的图标 参考主题



时间戳记图标 最近一次更新时间: last_date
http://www14.software.ibm.com/webapp/wsbroker/redirect?version=cord&product=was-nd-mp&topic=rxml_removenode
文件名:rxml_removeno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