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 Solaris HP-UX Linux Windows][z/OS]

配置可视化数据服务

可视化数据服务将历史数据记录在文本文件中,以便供其他制图程序复用。记录的历史数据值使用逗号分隔,并包含来自 java.util.Date 类的标准长整型值的时间戳记。通过使用可视化数据服务,可以记录历史数据、计算退回处理的值或执行容量规划。

开始之前

必须使用 Deployment Manager 实现此功能。如果使用多个核心组,那么要确保桥接正确。

如果用户角色为监视员或操作员管理,那么只能查看可视化数据服务信息。如果用户的管理角色为配置员,那么可以更改配置。如果用户的角色为管理员,那么拥有可视化数据服务的所有特权。

关于此任务

注意: 在启用日志记录功能前,必须配置可视化数据服务。如果需要在启用日志记录功能后对配置进行更改,那么在对配置进行更改后必须重新启动 Deployment Manager。

过程

  1. 在管理控制台中,单击系统管理 > 可视化数据服务
  2. 时间戳记格式字段中输入值。 时间戳记格式指定记录可视化数据时使用的时间和日期模式。使用 SimpleDateFormat Java™ 类来格式化时间戳记。例如,要输出 12.06.2006 5:26:30:978 PM PDT 时间戳记,请使用以下时间戳记格式值:
    MM.dd.yyyy hh:mm:ss:SSS aaa z
    如果使用的是 IBM® Tivoli® Usage 和 Accounting Manager,那么使用一种将日期和时间分隔到不同字段中的格式:
    'MM.dd.yyy, hh:mm:ss:SSS'
    'yyyy.MMMMM.dd, hh:mm:ss' 
    另外,还可以使用 wsadmin 工具指定时间戳记格式:
    wsadmin.sh -lang jython
    wsadmin>> vds = AdminConfig.getid("/Cell:OpsManTestCell/VisualizationDataService:/")
    wsadmin>> vdl = AdminConfig.showAttribute(vds,"visualizationDataLog")
    wsadmin>> AdminConfig.modify(vdl,[["timestampFormat","MM.dd.yyyy hh:mm:ss:SSS aaa z"]])
    wsadmin>> print AdminConfig.show(vdl)
    wsadmin>> AdminConfig.save()
  3. 最大文件大小字段中,输入一个整数以表示日志的最大文件大小。
  4. 最大历史文件数字段中,输入一个整数以表示每种历史高速缓存类型要生成的最大日志数。
  5. 文件名字段中,输入生成日志文件的路径。 可以在文件名值中使用变量,例如:${LOG_ROOT}/visualization
  6. 数据日志写入时间间隔字段中,输入一个介于 1365 之间的整数,以表示生成日志的时间间隔(以秒、分钟、小时或天为单位)。 如果计划用超过 1 周的时间周期来记录多个度量值的数据,那么增加数据日志写入时间间隔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7. 数据变换器操作列表中,选择平均跳过以指定在时间间隔达到其最大值时如何转换数据。 提供的数据点数多于您想要使用的数据点数。平均选项将对指定时间间隔之间的现有数据点数进行平均,而跳过选项将跳过数据点,以仅使用特定于时间间隔点的数据点。
  8. 选择启用日志可开始记录历史记录数据。
  9. 如果在配置可视化数据服务前启用日志记录功能,请重新启动 Deployment Manager。

结果

将运作数据导出至您所指定的文件名。

下一步做什么

在配置了可视化数据服务后,您可以将数据导入至外部制图程序中。

指示主题类型的图标 任务主题



时间戳记图标 最近一次更新时间: last_date
http://www14.software.ibm.com/webapp/wsbroker/redirect?version=cord&product=was-nd-mp&topic=twve_xadmvisualizationdata
文件名:twve_xadmvisualizationdat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