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原則是指您希望 WebSphere Extended Deployment 本身所要防護的特定性能準則的定義。當性能管理功能搜尋應用程式伺服器環境以找出軟體故障時,
即會使用所定義的原則。
过程
- 在管理主控台中,按一下作業原則 > 性能原則 > 新建。
- 定義性能原則的一般內容。
- 提供性能原則的名稱。 此名稱在所有性能原則間必須是唯一的,
且必須符合某命名準則。性能原則主控台的說明畫面中會描述命名準則。
- 選擇性的: 提供性能原則的說明
- 選取性能條件。 所有可用的條件都支援伺服器重新啟動以作為反應。「經歷時間」和「工作量」條件屬於預防型原則,
其他則屬於偵測型原則。
- 當此原則的相關聯成員抵達某個經歷時間值時,便會觸發經歷時間型條件。
- 一旦要傳給相關聯成員的要求逾時,且逾時的百分比超過指定值時,
便會觸發「要求逾時過久」條件。除了伺服器重新啟動反應外,
這項條件亦支援執行緒傾出。
- 如果和這項偵測型原則相關聯的成員在要求方面的平均回應時間超過某個時間量,
便會觸發「回應時間過久」條件。
- 如果和這項偵測型原則相關聯的成員的記憶體用量,
超過資料堆大小上限的某個百分比達一段時間,
便會觸發記憶體條件:記憶體用量過多。
- 記憶體條件:記憶體洩漏會在 Java 資料堆中所提供給伺服器的可用記憶體內,
尋找一致的下降趨勢。偵測層次設定會決定偵測這些趨勢的時機。「緩慢」設定所需的歷程資料最多。「正常」和「快速」設定所需的歷程資料量相同,
但「快速」設定可在 Java 資料堆擴充到其配置的大小上限前即進行分析。這提供提早偵測功能,
但也較容易造成誤判。除了支援伺服器重新啟動以作為反應,此條件亦支援資料堆傾出。
- Storm drain 條件偵測是否有要求往通告回應時間較少的錯誤叢集成員移動的情況。Storm drain
取決於給定時序資料中的改變點偵測而定。為了偵測改變點,
它會計算給定點的左平均值和右平均值。對點而言,左平均值由在此範例之前送達的 N 個範例組成,
右平均值為之後送達的 N 個範例(包含它本身)的平均值組成。左右平均值的差異會加以儲存,
並和設為 N 之給定視窗中的其他差異比較,
以判斷此差異是否為本端最大值。如果它是最大差異,即會將此差異所對應的點宣告為改變點。用來偵測 storm drain
的兩項測量值為針對伺服器所觀察到的回應時間和動態工作量管理程式比重。
「快速偵測、高機率的假警報」原則在回應時間和動態工作量管理程式比重方面採用較少的範例 (N=10),
並且會試著根據範例集,在每一個測量值中偵測改變點。如此一來,
它很快便會結束,這是因為它將等待 20 個範例(10 個是左平均值的,另外 10 個是右平均值的),
以計算平均值的差異並尋找局部最大值。範例每隔 15 秒收集一次。如此一來,
即可在 5 分鐘內在此偵測到有無出現 storm drain。然而,由於範例不多,如果範例含有一些暫時性尖峰或下跌,
則出現假警報的機率也較高。
「緩慢偵測、低機率的假警報」原則在回應時間和動態工作量管理程式比重方面,
所用的範例更多 (N=15)。如此一來,
其結束速度較慢,這是因為它必須等待 30 個範例(15 個是左平均值的,另外 15 個是右平均值的),
以計算平均值的差異。偵測時間為 7 分鐘 30 秒。不過,因範例較多,
即使少數範例出現暫時性尖峰或下跌,
亦不至於過度影響平均值。因此,出現假警報的機率較低。
- 如果和這項原則相關聯的成員已處理使用者所定義的一些要求,則會觸發工作量條件。
- 按下一步。
- 定義性能原則的性能條件內容。 所顯示的性能條件內容會因所選的性能條件而異。
- 性能條件內容
- 經歷時間上限
- 此欄位用來設定經歷時間型性能條件的經歷時間值。當其經歷時間到達某一值時,
經歷時間型條件原則即會重新啟動其相關聯的成員。有效值為以天或小時為單位的正整數,
範圍是 1 小時到 365 天。若要輸入 1.5 天等這樣的值,
請改用 36 小時,這是因為不支援小數數字。
- 造成條件中斷的逾時要求百分比:
- 此欄位用以設定逾時要求百分比的臨界值。此欄位的有效值為 1 到 99 間的整數。
- 回應時間:
- 當已完成的要求的平均數目超過指定期間,則「回應時間過久」條件原則即會重新啟動成員。此欄位的有效值為 1 毫秒到 60 分鐘。
- 要監視的 JVM 資料堆大小上限百分比:
- 當記憶體用量長時間超過您資料堆大小的某個百分比時,
「記憶體用量過多」條件原則即會重新啟動成員。此欄位的有效值為 1 到 99 間的整數。
- 一旦超過即必須中斷 JVM 資料堆臨界值的期間:
- 當記憶體用量長時間超過您資料堆大小的某個百分比時,
「記憶體用量過多」條件原則即會重新啟動成員。已用的總記憶體百分比會和百分比值搭配使用,
以決定重新啟動成員的時機。此欄位的有效值為 1 秒到 60 分鐘。
- 要求總數
- 當所選的性能原則為「工作量」時,
即可使用此欄位。當已處理的要求數達到使用者所定義的某個數量時,「工作量」條件原則即會重新啟動成員。有效的要求值必須是
1000 到 9223372036854775807 間的一個整數。
- 條件的偵測層次:
- 請從以下選取:
- 快速偵測、高機率的假警報:快速偵測可能的記憶體洩漏,如此會有較大的誤判機會。
- 標準偵測、標準機率的假警報:放慢速度以精確偵測可能的記憶體洩漏
- 緩慢偵測、低機率的假警報:以最精確方式來偵測可能的記憶體洩漏
- 性能管理監視器的反應
- 反應模式
- 請選取監督或自動。反應模式是定義當性能條件判斷需要更正動作時使用者的互動層次。在「監督」模式下,
建議的動作計劃可在執行前先經過核准。「自動」模式則是實行所有建議的動作計劃,而不需經過核准。請謹慎使用自動反應,
特別是當啟用伺服器重新啟動時。當重新啟動伺服器時,可能會中斷連續的服務提供。
- 針對性能條件中斷,選取要採取的動作
- 視性能條件而定,當性能條件中斷時,您可以選取一或多個所要採取的動作。
- 重新啟動伺服器
- 採取執行緒傾出
- 僅針對 IBM Java Development Kit (JDK) 採取 JVM 資料堆傾出
- 按下一步。以下畫面會提示您選取您原則的目標。
- 針對您的性能原則選取所要監視的成員資格。當適用於成員資格清單中顯示成員類型時,
請選取您想監視的類型,並按一下新增。
邏輯層可套用在所要監視的成員資格上。例如,您可能想將特定的性能原則套用在叢集中的所有成員以及叢集外的某個應用程式伺服器上。請從「應用程式伺服器」畫面中選取單一應用程式伺服器,
以及從「應用程式伺服器」畫面選取叢集
(這個畫面含有叢集中的所有現有和潛在的應用程式伺服器)。叢集成員會套用額外的邏輯,
以儘量減少反應對服務所造成的衝擊。
- 按下一步。
- 檢視您的新原則,並按一下完成。主控台視窗的標頭會顯示一個儲存選項。
- 按一下儲存。此時會顯示內含「儲存」和「捨棄」選項的視窗。請再按一下儲存,確定您的新原則。
结果
現在您已建立一項性能原則,並將它套用在目標環境上。
下一步做什么
下個步驟是啟用性能的管理。當啟用時,您的性能原則會做出智慧型決策,
並使用您的應用程式佈置功能,
以確保批准重新啟動的條件不會影響應用程式的工作進度。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
啟用和停用性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