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模式
維護模式特性可讓主機或伺服器離線,卻不會中斷服務。維護模式會與動態遞送和自動調整特性搭配運作,來防止中斷用戶端要求,其作法是當用戶端資料流量流往處於維護模式的伺服器時,改將資料流量遞送至另一部伺服器。在您於主機或伺服器上執行診斷測試、維護或調整之前,會先進入維護模式。
伺服器維護模式
- 在計數自動調整叢集中的作用中伺服器時,不包含處於維護模式的伺服器。
- 當伺服器處於維護模式時,動態遞送特性會將要求遞送至群體中的其他伺服器。
主機維護模式
- 當主機處於維護模式時,主機中的所有伺服器都會進入維護模式。
- 當主機離開維護模式時,所有伺服器都會移出維護模式。
- 處於維護模式的主機會使該主機無法供應新的 Liberty 實例。
- 處於維護模式之主機上的任何伺服器都可個別離開維護模式,而主機可留在維護模式中。
維護模式的群體指令選項
維護模式由管理者使用群體指令來控制。這個指令可擴充成包含用來進入或結束維護模式的語法。
指令語法
- collective enterMaintenanceMode [options]
- collective exitMaintenanceMode [options]
- collective getMaintenanceMode [options]
基本群體指令選項
- --host="controller host name"
- 必要 - 群體控制器所在主機的名稱。
- --port="controller HTTPS port"
- 必要 - 指定目標群體控制器的 HTTPS 埠號。
- --user="user"
- 必要 - 目標群體控制器的管理使用者。
- --password="password"
- 必要 - 管理使用者的密碼。
維護模式專用選項
- --hostName="target Host Name"
- 必要 - 進入維護模式的主機名稱,或含有進入維護模式之伺服器的主機名稱。
- --usrDir="Liberty installation directory"
- 必要(若為伺服器)- Liberty 在主機上的安裝根目錄。
- --server="server Name"
- 必要(若為伺服器) - 要進入維護模式的伺服器名稱
- --break
- 僅適用於 enterMaintenanceMode。
若未指定,預設值是停止新的資料流量流往伺服器,但容許具有親緣性的資料流量繼續使用已進入維護模式的伺服器。當指定 --break 時,會將所有要求遞送至另一部伺服器。
- --force
- 僅適用於 enterMaintenanceMode。
當指定 --force 時,會強制伺服器進入維護模式,即使違反自動調整原則也會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