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活动注重于详细描述需求。它加强了对按优先级排序的一组产品功能(通常在远景中描述,且认为可按十分严格的预算和日期实现)中反映的项目范围的理解。 结果则是对通过规范工件中的优化而详细的需求和概括出的行为原型所表现的系统功能的更深入理解。 规范工件可采用详细用例(请参阅详细描述用例)和补充规范(请参阅开发补充规范)的形式,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制定正式的软件需求规范(请参阅详细描述软件需求)。 对于这项工作,通常情况下首先复审现有的参与者定义,并在必要时至少详细描述参与者,然后继续详细描述以前已针对每个参与者概括出的用例。
更改需求规范时,应当按照管理不断变化的需求活动中的描述,定期复审和更新相关联的需求属性。
需求指定者角色主要参与执行这项工作。开展这项工作所需的最重要技能包括信息引发和传递。 负责指定需求的职员应具备熟练的书面表达技能,且需要对问题域有比较好的理解。
该活动主要在精化阶段中执行,虽然也可能在构造阶段中先启阶段后期的某些时候执行。
请注意,要在此能力模式中执行的活动并不按顺序执行。实际上,很多情况下这些活动是同时执行的。 例如,确定参与者和用例(查找参与者和用例)时,我们可能遇到实质上并不与某特殊用例一致的需求,那种情况下需求可能定义在补充规范(制定补充规范)中。 相反,在确定非特定于用例的需求(例如,系统范围的需求)时,我们可能遇到仅适用于某特定用例的需求,在那种情况下,需求与特定用例相关联。
虽然大部分工作可单独完成,但仍应进行频繁的复审(即粗查),以使工作产品在所有团队成员范围内标准化和确保该团队同步。
© Copyright IBM Corp. 1987,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