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据库模式

历史数据库表分为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在安装 WebSphere® Business Monitor 时创建的静态表, 以及为每个导入的业务度量模型创建的动态表。

下表列出了这两种历史数据库表的描述以及每列到业务度量模型的映射。
注:
  • 可空:表示该列可以接受空值也可以不接受空值
  • 描述符:描述列与业务度量模型定义之间的映射。 不需要每行都有一个描述符。

静态数据库表

DIM_TIME

时间维表。

列名 列类型 列描述 可空
SURROGATE_KEY INTEGER 它是主键
DAY SMALLINT 代表日
MONTH SMALLINT 代表月
YEAR INTEGER 代表年

动态数据库表

历史数据库使用星型模式结构,中央“事实表”周围围绕着多个维“叶”表。事实表类似于状态和运行时数据库中的上下文表。“星”对应于上下文,或对应于上下文的相应活动。 例如,在状态和运行时数据库中,可以有一个上下文实例表,每个上下文可以有一个活动实例表。

上下文事实表

命名规范:FCT_<machine generated name of context>

始终存在的列有:

列名 列类型 列描述 可空
MCI_MCIID DECIMAL(19,0) 活动实例的唯一标识,也是表的主键。
PARENT_MCIID DECIMAL(19,0) 父过程实例的唯一标识(如果有的话) Y
SK_<machine generated name of the dimension> INTEGER 指向维表的外键。已定义外键关系。为上下文中的每个维都定义其中一个列。 Y
GMT_<machine generated name of metric> TIMESTAMP 时间戳记,用于存储时间戳记度量值数据类型的 GMT 时间值。 (仅当时间度量值标记成“维”时创建该列。 当时间度量标记成“维”时,它们仅以日/月/年格式存储,所以可以通过该列查看这些度量的精确时间值。) Y

当度量被标记为“事实”(不是维)时,使用下列 3 种列类型。

当将度量标记成“事实”时,使用列类型
列名 列类型 列描述 可空
M_<machine generated name> 数据类型因业务度量模型中定义的数据类型而异。 用于表示度量或键定义值。 Y
C_<machine generated name> BIGINT 用于表示计数器。 Y
T1_<machine generated name> BIGINT 用于表示计时器的累积时间。(尽管计时器在状态数据库中使用多个列,但在历史数据库中它们是用单列表示的)。 Y
维表

根据上下文定义的维数目,将为每个上下文定义零个或更多个维表. 通常至少会有“时间”维。

命名规范:DIM_<machine generated name of dimension>

始终定义的列:

列名 列类型 列描述 可空
SURROGATE_KEY INTEGER 用于该维行的机器生成的主键值。已定义主键。

这些是定义所基于的列。对于作为该维一部分的每个度量,维表包含与其对应的一列。

基于定义的列
列名 列类型 列描述 可空
M_<machine generated name> 数据类型因业务度量模型中定义的数据类型而异。 用于表示度量或键定义值。 Y
C_<machine generated name> BIGINT 用于表示计数器。 Y
T1_<machine generated name> BIGINT 用于表示计时器的累积时间。(尽管计时器在状态数据库中使用多个列,但在历史数据库中它们是用单列表示的)。 Y

活动星型模式遵循相同约定,只是表的名称分别为 AFC_ 和 ADM_。

相关概念
历史数据库模式
相关参考
数据移动服务控制表
数据移动服务元数据和日志表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05,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