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項作業
小心: 當在多重存檔的記錄上執行「自動毀損」動作的處置清理時,會從這項清理所鎖定的目標儲存器中,將記錄取消存檔。
不過,記錄仍會保留在與這項清理無關的其他儲存器中。
如果要順利完成這類型的清理,您必須先利用「自動毀損」動作來設定記錄標籤。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新增動作」主題。
另外,您還需要變更「階段」內容,以更新舊的處置排程來使用「自動毀損」。
如需相關資訊,請參閱「修改處置排程」主題。
如果您具有多個設定檔,則也有一個特殊指令可讓您針對自動毀損動作執行處置清理。設定檔可讓您儲存不同的配置,並利用這些配置來執行清理,而不需要重新配置它們。
下一步
檢查記錄檔案
執行處置清理後,請檢查您配置的活動日誌。記錄檔案可顯示不同類型的程序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並列出處理的和更新的實體。如果有錯誤,則會包括一個追蹤。
不過,失敗的記錄清單不會包括在內,因為 Content Platform Engine 無法提供該資訊。
依預設,「自動毀損的處置清理」會產生一個文字記錄檔案,含有設定檔名稱、名稱為 "AutoDestroy",還有執行「自動毀損」的日期和時間。
如果執行「自動毀損」時未提供設定檔,這個文字記錄檔案會以 "DefaultProfile" 為字首。
比方說,如果您在 12/03/2011 的 14:13:30 執行
RecordsManagerSweep.bat -DispositionSweep -autodelete,就可以在
RecordsManagerSweep 資料夾中找到
DefaultProfile_AutoDestroy_2011_12_3_14_13_30.log。
如果您在 12/03/2011 的 14:13:30 執行
RecordsManagerSweep.bat -DispositionSweep –autodelete –profile Profile1,就會產生
Profile1_AutoDestroy_2011_12_3_14_13_30.log。
這個日誌檔會顯示下列資訊:
- 時間、實體類型(記錄或儲存器)和 ID。
- 實體刪除成功或失敗,如果刪除失敗,也會有失敗的原因。
當搭配
-autodelete 執行處置清理並產生日誌檔時,可能會導致效能略微降低。如果您不想要「自動毀損」日誌,您可以執行下列指令,以執行「處置清理」而不產生日誌檔。
如果您具有多個設定檔,也會有一個特殊指令,可供執行處置清理而不產生日誌檔。
作業系統 |
指令 |
AIX、HP-UX、Linux 及 Solaris |
./RecordsManagerSweep.sh -DispositionSweep -autodelete -notranscript [-profile
"profile name"] |
Windows |
./RecordsManagerSweep.bat -DispositionSweep -autodelete -notranscript [-profile
"profile n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