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E for UNIX** 快速入門

在您開始之前



要訣

如果您要在叢集上安裝 DB2 EEE ,且又未執行叢集軟體,則必須在參與分段資料庫系統的每一台實體機器上執行 DB2 安裝程式。

若執行的是 SunCluster 2.2 ,則可利用 ctelnetcconsole 來進行安裝。 相關資訊,請參閱產品文件。

安裝前,請備妥下列項目和資訊:

  1. 請確定您的系統符合所有安裝 DB2 產品所需求的記憶體、硬體及軟體需求。 相關資訊,請參閱安裝規劃
  2. 請確定您已有一個檔案系統,可用於將要參與分段資料庫系統的所有機器。此檔案系統將會被當成案例主目錄使用。

    您可以使用網路檔案系統 (NFS) 來共用此檔案系統,以架構多台機器對單一資料庫案例的使用情況。 一般來說,叢集內的某一台機器會透過 NFS 匯出檔案系統,而叢集內的其他機器則會透過此機器來裝上 NFS 檔案系統。 匯出檔案系統的那台機器本身會需要裝上檔案系統。 欲建立檔案系統,請執行下列步驟:

    要訣

    欲在 Solaris 系統上建立本端檔案系統,有許多方法。 若要使用如 Veritas 的產品來建立檔案系統,請參閱該產品的說明文件。

    步驟  a.

    在一台機器上,選取某一磁碟分割區,或使用 format 指令,架構該分割區。 使用 format 指令時,請確認所用的磁碟分割區沒有重疊使用。 若重疊使用了分割區,會造成資料的傷害,或檔案系統失效。

    步驟  b.

    您可以使用如 newfsmkfs 的公用程式,在此分割區上建立檔案系統。檔案系統必須大得足夠容納必要的 DB2 檔案,以及其他非 DB2 的檔案。 建議的最小容量是 300 MB。

    步驟  c.

    將剛建立的檔案系統裝在區域環境上,並在 /etc/ufstab 檔案中新增登錄。 這樣一來,每次系統重新啟動時,都會裝載此檔案系統。 例如:

    dev/dsk/c1t0d2s2    /dev/rdsk/c1t0d2s2    /nfshome   ufs    2    yes   -
    



    要訣

    您不應使用 automounter 公用程式來裝載檔案系統。 此公用程式會使分割資料庫系統中發生 NFS 裝載或鎖定的問題。

    步驟  d.

    若要在啟動時自動在 Solaris 上匯出 NFS 檔案系統,請在 /etc/dfs/dfstab 檔案中新增登錄。 請務必要包括所有參與叢集的主電腦名稱,以及所有可能為叢集的機器名稱。 同時,請使用 root" 選項,以確定叢集內的每一個機器在匯出檔案系統上都具有 root 權限。

    在下例中,我們將一個具備兩個機器之叢集登錄,新增於 /etc/dfs/dfstab 檔案中。 名為 plasma 的系統,具有裝載檔案系統 /nfshome 的許可權,而該檔案系統可用為案例主目錄的檔案系統。

    share -F nfs -o \
    rw=plasma.torolab.ibm.com:plasma-tr.torolab.ibm.com,\
    root=plasma.torolab.ibm.com:plasma-tr.torolab.ibm.com \
    -d "homes" /nfshome
    

    註:-tr 表示該系統使用記號環介面。


    要訣

    /etc/dfs/dfstab 檔案有亦可手動執行的共用指令。 任何的 Shell 都可以執行 /etc/dfs/dfstab 檔案。 例如:
    sh /etc/dfs/dfstab
    

    此指令將會匯出所有列於 /etc/dfs/dfstab 檔案中的檔案系統。

    步驟  e.

    在叢集內其他的每一台機器上,都在 /etc/vfstab 檔案中新增登錄,以在啟動時,NFS 會自動裝載檔案系統。 如下列,當您指定裝載點選項時,請確定檔案系統在啟動時已經裝載、可讀寫、已強迫裝載,同時,已包括 bg (背景) 選項,且可正確地執行 setuid 程式:

    fusion-en:/nfshome  -    /nfshome    nfs   -   yes   rw,hard,intr,bg
    

    步驟  f.

    一旦您於各個機器 (除了擔任 NFS 伺服器的機器外) 上的 /etc/vfstab 檔案中新增了類似登錄,請輸入以下的指令,NFS 會在叢集內的其他各個機器上裝載匯出的檔案系統:

    mount /nfshome
    

    如果裝載指令失敗,您可以使用 showmount 指令來檢查 NFS 伺服器的狀態。 例如:

    showmount -e fusion-en
    

    showmount 指令會列出名稱為 fusion-en 之機器所匯出的檔案系統。 若此指令失敗,則表示 NFS 伺服器尚未啟動。 欲手動啟動伺服器,請在 NFS 伺服器上將下列指令執行為根:

    /usr/lib/nfs/mountd
    /usr/lib/nfs/nfsd -a 16
    

    若在 /etc/dfs/dfstab 檔案中有任何的項目,則這些指令在機器啟動時會自動執行。 啟動 NFS 伺服器後,請執行以下的指令,再一次匯出 NFS 檔案系統:

    sh /etc/dfs/dfstab
    

    步驟  g.

    請確認您已經完成下列的步驟:

    1. 在叢集內的單一機器上,您已完成可被用來當作案例與起始目錄的檔案系統。
    2. 若您有多台機器對單一資料庫案例使用的架構情況,表示您已經透過 NFS 匯出此檔案系統。
    3. 您已經將匯出檔案系統裝載於叢集內其他各個機器上。

  3. 針對下列項目來建立三個個別的群組及使用者帳戶:



    要訣

    欲使用 NIS 或 NIS+ ,請執行 db2setup 之前必須在 NIS 伺服器上建立群組與使用者。

    您可以要求「DB2 安裝程式」建立這些使用者名稱,也可以用手動的方式來建立。 您所建立的使用者名稱必須符合您作業系統及 DB2 的命名規則。 命名規則的相關資訊,請參閱附錄 C, 命名規則

    欲建立所有的這三個使用者,請執行下列步驟:

    步驟  a.

    以具有 root 權限的使用者身份來登入系統。

    步驟  b.

    針對案例擁有者 (例如,db2iadm1)、欲執行 UDF 或儲存程序的使用者 (例如,db2fadm1) 以及「管理伺服器」(例如,db2asgrp)建立主群組,請輸入下列指令:

       groupadd -g 999 db2iadm1
       groupadd -g 998 db2fadm1
       groupadd -g 997 db2asgrp
    



    要訣

    欲使用 NIS 或 NIS+ , NIS 伺服器之 DB2 案例擁有者與「管理伺服器」的次要群組必須建立。 然後,您必須把案例擁有者的主群組新增到次要「管理伺服器」之群組。 同樣地,您必須將主要的「管理伺服器」群組,新增至案例擁有者的次要群組。

    步驟  c.

    請輸入下列指令,建立一個屬於前一步驟所建立之每一個群組的使用者:

       useradd -g db2iadm1 -u 1004 -d /nfshome/db2inst1 -m db2inst1 
       useradd -g db2fadm1 -u 1003 -d /nfshome/db2fenc1 -m db2fenc1
       useradd -g db2asgrp -u 1002 -d /nfshome/db2as    -m db2as
    

    步驟  d.

    請輸入下列指令,針對所建立的每位使用者,設定起始通行碼:

       passwd db2inst1
       passwd db2fenc1
       passwd db2as
    

    步驟  e.

    登出。

  4. 更新「核心程式架構參數」。為了執行 DB2 EEE,請執行下列步驟,以更新核心程式架構參數:

    步驟  a.

    以具有 root 權限的使用者身份來登入系統。

    步驟  b.

    更新核心程式架構參數,如下所示:

    表 7. Solaris 核心程式架構參數 (建議值)
    核心程式參數 實體記憶體
    64MB - 128MB 128MB - 256MB 256MB - 512MB 512MB+
    msgsys:msginfo_msgmax
    msgsys:msginfo_msgmnb
    msgsys:msginfo_msgmap
    msgsys:msginfo_msgmni
    msgsys:msginfo_msgssz
    msgsys:msginfo_msgtql
    msgsys:msginfo_msgseg
    shmsys:shminfo_shmmax
    shmsys:shminfo_shmseg
    shmsys:shminfo_shmmni
    semsys:seminfo_semmni
    semsys:seminfo_semmap
    semsys:seminfo_semmns
    semsys:seminfo_semmnu
    semsys:seminfo_semume
    

    65535  (1)
    65535  (1)
    130
    128
    16
    256
    8192
    67108864
    50
    300
    128
    130
    256
    256
    50
    

    65535  (1)
    65535  (1)
    258
    256
    16
    512
    16384
    134217728(2)
    50
    300
    256
    258
    512
    512
    50
    

    65535  (1)
    65535  (1)
    258
    256
    16
    1024
    32767(2)
    268435456(3)
    50
    300
    512
    514
    1024
    1024
    50
    

    65535  (1)
    65535  (1)
    258
    256
    16
    1024
    32767(2)
    536870912(3)
    50
    300
    1024
    1026
    2048
    2048
    50
    

    註:

    1. msgsys:msginfo_msgmnbmsgsys:msginfo_msgmax 參數必須設定為大於或等於 65535。

    2. msgsys:msgseg 參數的設定不得高於 32767。

    3. shmsys:shminfo_shmmax 參數應設定為上表中的建議值, 或實體記憶體的 90% (以位元組表示),將採用較高者。 例如,如果您的系統中 有 196 MB 的實體記憶體,則將 shmsys:shminfo_shmmax 參數設定為 184968806 (196*1024*1024*0.9)。

    若要設定核心程式參數, 請在 /etc/system 檔案尾端加入如下的一行:

       set parameter_name = value
    

    例如,若要設定 msgsys:msginfo_msgmax 參數值, 請增加下一行到 /etc/system 檔尾端:

       set msgsys:msginfo_msgmax = 65535
    

    更新核心程式架構參數的範例檔是附於 /opt/IBMdb2/V7.1/cfg 目錄中,或附於 DB2 產品 CD-ROM 的 /db2/install/samples 目錄中。這些檔案的名稱如下:

    kernel.param.64MB

    適用於有 64MB-128MB 實體記憶體的系統

    kernel.param.128MB

    適用含有 128MB-256MB 實體記憶體的系統

    kernel.param.256MB

    適用含有 256MB-512MB 實體記憶體的系統

    kernel.param.512MB

    適用含有 512MB-1GB 實體記憶體的系統

    kernel.param.hints

    適用大於 1GB 實體記憶體的系統

    根據系統中的實體記憶體數量,將適當核心程式架構參數檔附加至 /etc/system 檔。 必要時,請依照上面的「備註 3」所述,更新 shmsys:shminfo_shmmax 參數的值。

    更新 /etc/system 檔之後,請重新啟動系統


[ 頁面頂端 | 前一頁 | 下一頁 | 目錄 | 索引 ]